886   商业传奇:Bob Marley热如何席卷全球

20140409030911796.jpg

# 前言

Bob Marley于1981年5月逝世,年仅36岁,他是雷鬼乐的鼻祖,同时也是11个孩子的父亲。然而在当时,他的唱片销售并不是很成功。

对于Dave Robinson而言,这却带给他一个机遇。

# 商业失败的巨星与Dave Robinson

Chris Blackwell是Marley生前所属的著名厂牌——小岛唱片(Island Records)的创始人,Marley逝世两年后,他带领Robinson加入并运营他英国方的公司。Robinson接手的第一个任务便是推出Bob Marley的精选集。他看了一眼这位艺人的销量数据,感到极为震惊。

Marley最畅销的专辑是1977年的《Exodus》,在美国仅仅卖出65万张,在英国还不到20万张。虽然这些数据不算很低,但远远与这位艺人的名气不相匹配。

Charly Prevost曾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的小岛唱片公司干过一段时间,他说:“作为小岛唱片的员工,为Marley的音乐事业付出劳动都是我们心甘情愿的,但是真正给我们‘发工资’的,还是U2、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及Robert Palmer这些艺人。”

Robinson是唱片厂牌Stiff Records的创始人之一,旗下有Nick Lowe和Elvis Costello这样的大牌摇滚艺人。Blackwell把他对精选集的构思告诉给Robinson听,他希望能打造一张体现出Marley那种“激进”精神的精选集来。他讲道:“我一直把Bob视为一个具有很强的政治情感的人,一个代表着被压迫者呼声的人。”

Dave_Robinson.jpg

(Dave Robinson -Stiff Records的创始人之一 摄影:Amelia Troubridge)

Robinson犹豫了下。他看清楚了小岛唱片公司过去推广Marley的方式,并深信正是对Marley形象的这种塑造,造成其唱片销量如此平庸。

Robinson解释道:“如同一部纪录片,唱片公司可以倾向他们所喜好的定位方向去塑造艺人。如果你没有对消费群体有个准确的调查了解,并权衡把握好,那么最终的销售成果只会出现两极分化。我认为这便是当前问题所在,限制住了Marley的市场。”

Robinson相信他能够让精选集的销量达到一百万张。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重新包装的不仅只是里面的歌曲,还有Marley本身的形象。

Robinson讲道:“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我对Bob的理念是能够把他推广给白人听众。”

这个谨慎又实在的理念的最终结果便是《Legend: The Best of Bob Marley and the Wailers》的诞生,作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唱片之一,其销量甚至远远超过Robinson之前定下的宏大目标。不像近几十年来的那些畅销唱片一样,比如Backstreet Boys的《Millennium》、'N Sync的《No Strings Attached》等等,《Legend》并不会变成一种音乐史上过时的文物。仅美国的年销量就达到了25万张,证明了它并不是昙花一现,只存在于流行音乐的高峰期。难怪环球唱片在今年7月1日重新发行一张豪华再版,以此庆祝精选集的30周年纪念。

很少有艺人的精选集能成为他们的标志性作品。但如果你拥有一张Bob Marley的专辑,那么很可能是《Legend》,这也是为何他的前乐队The Wailers的成员们在这个夏天的巡演之行把里面的歌曲都演奏个遍。《Legend》对其风格的定义并不像其他专辑,它让购买者能一劳永逸地拥有雷鬼的代表作。事实上在过去10年中,有8年它一直是美国最畅销的雷鬼唱片。

David Bakula是Nielsen SoundScan网站的分析学高级副总裁,他说道:“它不仅代表着Bob Marley的成就,它还定义着一个流派,我不认为你还能从这张唱片里听出其他什么风格来。”

# 关于Bob Marley

Bob_Marley_publicity_Adrian_Boot_Island_Records1.jpg


(Bob Marley在小岛公司时拍摄的宣传照片 图片提供:Adrian Boot/Island Records)

Robert Nesta Marley(Bob Marley原名)于1945出生在牙买加的一个乡村里,在他爷爷的农场长大。他的父亲Norval Marley是个白种人,有着英国血统。他几乎不曾与他儿子一起亲密相处,形同陌路人,在Bob十岁时他便死了。Bob的母亲Cedella Booker是个非洲裔牙买加人,两年后她把家搬到Trench Town,那是临近金斯敦(牙买加首都)的一个贫穷但艺术气息富饶浓厚的地方。

作为一个16岁的新生音乐人,Marley与还没什么名气的Jimmy Cliff合作过歌曲,随后不久,Cliff签约了华裔牙买加制作人Leslie Kong创造的厂牌——Beverley’s。

Cliff说:“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个诗人,具有很敏锐的节奏感,而且我认为他这种才华和天赋会贯穿着他整个音乐生涯。”Cliff今年66岁,这个夏天正在进行着他的个人巡回演出。

1962年,Cliff所属的厂牌Beverley’s发行了Marley的第一首单曲《Judge Not》,是一首ska shuffle。不久之后,Marley和几个音乐人组建了“The Wailing Wailers”乐队(后来改名为“the Wailers”),乐队成员包括了Neville Livingston (别名Bunny Wailer) 和Peter Tosh这些核心人物。他们三人都是Rastafari(拉斯塔法教)教徒,这是一种宗教和一种强调通过大麻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生活方式。

贝斯手Aston "Family Man" Barrett,是Marley长期的搭档及现今The Wailers的主心骨,他如此说道,“我们并没使用任何毒品,我们用的只是草本植物。我们借助它来冥思及启发我们音乐上的灵感。”

乐队在小岛唱片公司下发行了两张融合了雷鬼与摇滚的专辑。乐队发行的第一张黑胶唱片是1973年的专辑《Catch a Fire》,封套的最初设计有个铰链,打开来就像是个Zippo火机。(下图左)在那个时候的美国,人们可能会因为只是拥有一根大麻烟就吃不了兜着走,要被抓去蹲牢了。同样在1973年发行的专辑《Burnin'》,里面Marley那首抨击警察野蛮行径的《I Shot the Sheriff》,后来由Eric Clapton翻唱后成为了大热单曲。这张专辑的黑胶封底是Marley呼着一根肥粗的大麻烟。(下图右)

未标题-2副本.jpg


当1974年Livingston和Tosh离开乐队后,Marley以“Bob Marley and The Wailers”的名义继续着他的音乐之路。同时他盘踞在牙买加那些经常爆发政治暴力冲突的地方。1976年,就在Marley要举办“Smile Jamaica Concert”个人音乐会的前两天,他和随行的几个人员遭到枪手的扫射。这个音乐会的目的是为缓解当时牙买加两个对立政党间竞选的紧张局势。这些枪手过后并没被找到。

1980年Marley在金斯敦的一间录音室拜访了Cliff。到这时,他们两人作为雷鬼歌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都极有影响力了;Cliff在他1972年出演的电影[The Harder They Come(不速之客)]及其原声大碟中取得了成功。Marley在1977年被诊断出脚趾具有恶性黑色素瘤,当他着手于宣传他最新专辑《Uprising》的巡回演出时,Cliff并没觉察到Marley的健康出现任何不正常的地方。

Bob Marley and The Wailers 的吉他手Al Anderson在回忆到“Uprising”的巡回演出时,不禁表示“多了不起的一段时光呀”,当时乐队正处于极其良好的势头。Anderson提到,然而当他们巡演到爱尔兰时,Marley表示他自己已经无法正常地唱歌和演出了。他继续补充道,“Marley知道他自己身体不行了。”

1980年9月20日,在麦迪逊广场花园进行了两晚演出后,Marley去纽约中央公园散步。这时他突然病情发作晕倒了过去,并被马上送到医院。然而医生告诉Marley他体内的癌细胞已经扩散了。他的下一场演出将会是他的告别之演。

20140409031125297.jpg


(得知病情后的Bob Marley于第二年因癌症去世 ,1980,摄影:Dennis Morris)

# 将Marley热蔓延至郊区

Bob Marley在他活着时并非没有白人歌迷。在美国他有很多歌迷都是白人大学生,特别是那些读于美国中西部学校的大学生,包括密歇根大学等。Prevost指出,白人歌迷所占的比率很庞大。但如果精选集要达到Robinson所定的那么高的销量目标,这些学生的家长也必须都买张。

Robinson预感到郊区的唱片消费者会对Marley被塑造的那种形象感到不舒服,那呼叶子呼得经常精神恍惚的姿态,还有那勇于打破传统观念、反对暴力的革命热情,并不是这些消费者所喜欢的。所以他委托了伦敦那边的调研人员Gary Trueman,去着重调查了解英国郊区的那些消费者的想法。同时Trueman也造访了Marley的死忠粉丝们,以确保唱片公司给精选集塑造的形象并不会引起核心乐迷群的不满。

十年前左右,暴力和毒品这些因素并还未成为gangsta rap(匪帮说唱)的卖点。结果郊区这些被调查的听众群体给Trueman所反馈的,正是Robinson所担忧的:他们因为Marley被塑造的这种形象而心生排斥。他们并不热衷于药物、信仰和暴力色彩的东西,甚至对雷鬼这种风格都不太感冒。然而他们还是被Marley的音乐感染到了。

Trueman讲道:“他们因为连一张Bob Marley的专辑都没有而似乎有点愧疚感,他们甚至都不明白为何他们不想去买一张。”

Trueman有一晚在家向他妻子Sue提到,有很多受访者都把Marley当作一个“传奇人物”。所以他打算把精选集标题命名为《The Legendary Bob Marley》。然而他妻子马上回应道:“不,就直接命名为《Legend: The Best of Bob Marley》。”

小岛唱片的一个员工Trevor Wyatt,是公司里人所皆知的雷鬼党,他提供给Robinson最初的精选歌单,然后播放给那些被调查者听,以获取听众的反馈。Robinson花了数月的时间在编排曲目的顺序。那时候他妻子刚好怀孕了,他们平时开车去兜风时,便听着各个曲目顺序不同的磁带小样。Robinson表示当他听到他所满意的版本时,他那未出生的儿子便会在他母亲的肚子里闹腾个不停。

Robinson说道:“曲目的安排顺序很关键,有些人认为按照年代顺序来编排就好了,我觉得这很扯淡。当你在做一个精选集,你必须让它足够震撼人心。必须达到一种效果,让人们能够耐心从头到尾听完一遍,并且仍然不满足还想继续再听一遍。”

bobmarley-legend.jpg

(《Legend》专辑封面)

或许你可以很较真地说Robinson软化了Marley的形象。他选择了Marley一张更具感染力而不是反抗斗志的图片作为封面。他选定Paul McCartney作为精选集第一首歌曲《One Love》的MV里的配角,把Marley塑造成一个洋溢着笑容的居家好男人。他甚至不用“雷鬼”这个标签去推广这张唱片,而是采取了一种营销策略,比如在电台及电视上做广告宣传。虽然在当时这是个新奇的推广理念并且会使得成本比较昂贵,但Robinson认为这个手段十分必要。

就在Marley死后的第三年,《Legend》终于发行了,如同一个重磅炸弹马上攻占了英国的榜单。然而在美国这个听众群体分布不均的地方,并还未引起什么波澜。Prevost说小岛唱片公司花了5万美金在电视上做宣传,但仍没起到明显的效果。不过唱片的销售逐渐好转了起来,并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Legend》1984年发行后七年,SoundScan才开始追踪美国的唱片销量,但自从SoundScan时代以来,它仍稳居榜单的前10,达到超过1千1百万的销量。小岛唱片的母公司Universal Music Group(环球唱片公司)表示,超过2千7百万张《Legend》销往了全球各地。

# 成功背后的争议与反思

尽管取得如此的成功,或者说,正是因为它的成功,《Legend》也遗留下许多问题。

这张唱片(以及Marley其他的专辑)带来了数百万美金的同时,也引起了Marley的乐手们与歌曲版权持有者之间无休止的官司。The Wailers的成员多次起诉了小岛唱片及环球唱片。2006年,伦敦最高法院的法官撤消了Aston Barrett的诉讼,Barrett作为词曲创作的合作人之一,他起诉了小岛并要求获得1.13亿美元的版税。

吉他手Anderson说道:“The Wailers乐队成员在帮助创作Bob的音乐作品时付出了很多,然而他们身为合作人却不曾得到那份相应的回报。”Anderson和Barrett一样,Marley的作品录制都少不了他们俩,Anderson参与了精选集《Legend》的录音,比如那首《Could You Be Loved》。

(Chris Blackwell及环球唱片的发言人并未对此作出回应。)

同时,Barrett和Anderson两人还因谁拥有以Wailers名义表演的权利而卷入官司纠纷里,如今他们俩带领着各自的团队互相竞争着。Anderson的团队叫作The Original Wailers,而Barrett的乐队名字则简称为The Wailers。

Bob-Marley-The-Wailers-Euro-Exodus-tour-bus-1977.jpg


(Bob Marley & The Wailers, 摄于欧洲巡演巴士上, 1977 图片提供:Kate Simon courtesy of Dave Brolan)

甚至连《Legend》本身都有对其批评的声音:

Field Maloney在杂志《Slate》如此写道,“精选集里选的全是Marley那些烂大街俗气透了的作品。通过《Legend》去了解Marley,就如同通过阅读《Bridget Jones's Diary(BJ单身日记)》去了解Jane Austen(简·奥斯汀)一样不可理喻。”

至于其他人对精选集的评价,Blackwell表示道“赞极了”,Anderson则表示“挺喜欢的”,而Cliff的评价挺模棱两可。Cliff说:“事实上我从来没去听过那张唱片。”

虽然很不幸,Marley没能活到《Legend》成功的这一天,Robinson却表示这张唱片本就不可能在Marley的有生之年诞生。

他解释道:“很不幸的事实是,那些真正大获成功的精选集正是因为艺人死去了。如果这些艺人至今还活着,那么将会是另外一张不一样的精选集。一个活着的艺人会告诉你,他所创作过最牛逼的作品正是他最后所创作的。”

Marley的儿子Julian有另外一个这样的看法,“如果你仍然活着,仍然在世上做着伟大的事情,为何还出一张精选集呢?”

虽然至今都很难争论《Legend》是否是一张传奇的音乐作品。然而单是《No Woman, No Cry》和《Redemption Song》的作词作曲就已经如此令人叹服,已经超越了其本身风格,Clapton翻唱《I Shot the Sheriff》所取得的成功正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Robinson并没想要打造一张很全面的精选作品;他只是想通过唱片这种媒介把Marley的音乐传播到世界各地。所以在做这件事的同时,他也造就了其他伟大的事情:他把Marley的形象和信息给传播了出去,无所不在。今天,你能看到沙滩浴巾上印着这位艺人的头像,你能从俄罗斯到智利的各城市里看到印着他歌词的海报。

然而讽刺的是,过去三十年来,反叛和暴力这些因素一直成为流行歌星的卖点。Robinson也许软化了Marley的形象,但他并没掩饰Marley的英雄形象。Marley仍然在世人心目中保留着他那反抗斗士的伟大形象,这份量与他音乐作品里所包含的他对社会现象及文化的执着信念一样重。

虽然《Legend》这张唱片可能沦落为一些“文雅人士”举行晚宴时首选的背景音乐,但它的作用也宛如入门毒品一样微妙,它将会成为世世代代Marley迷们的入门唱片。他们将会从这张唱片里听到某些东西,然后便想去探索其背后更多的东西。

转载:音乐人攻略
来源:aweekly.com
译者:DopeKid
已邀请 :

登录 后回帖,没有账号请先 注册